市場營銷策略之4P | ||||
發布日期:2019年03月24日 瀏覽次數: 作者:hmbaceo | ||||
4P,即4P營銷組合策略,由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4個英語單詞的首位字母P組成,由美國著名營銷學學者杰羅姆·麥卡錫(E.Jerome 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礎營銷》(Basic Marketing)一書中第一次將企業的營銷要素歸結四個基本策略的組合,即著名的4P理論。在營銷界營銷影響日久。4P理論是營銷策略的基礎。 這是一種以適當的產品、適當的價格、適當的渠道和適當的傳播促銷手段來吸引消費、促進銷售的營銷策略和行為。 產品策略(product),指的是與產品相關的實體因素和服務、品牌等的組合,實體因素如質量、包裝、效用、外觀、式樣和規格等。這是一種注重產品的獨特賣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的營銷策略。 價格策略(price),主要包括價格、折扣、返利、付款形式與時間等。這是一種注重產品的市場定位來擬定價格策略,強調品牌含金量的策略。 渠道策略(分銷策略)(place),指的是分銷(distribution)和銷售渠道(channel),表示企業為使其產品送達目標市場和目標人群而采取的活動和行為及其組合,包括市場分布、流程、存儲、運輸、場所等。這種策略并非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著眼于經銷商的培育和銷售網絡的建立。 促銷策略(promotion),指的是企業為了推動銷售工作,利用各種信息方式、載體等所進行的溝通、宣傳、傳播、公關等活動及其組合,常見的有人員的推銷、媒體廣告、公關活動、營業推廣、學術推廣等。這種策略致力于通過銷售行為的改變來刺激消費者,以短期的行為促成或推動消費的增長,搶奪其它品牌的消費者、吸引潛在的消費者或導致提前消費來促進銷售的增長。 4P加上策略(Strategy),則為“4Ps”。1967年,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在其暢銷書《營銷管理:分析、規劃與控制》(第一版)對其進行了肯定,進一步確認了以4Ps為核心的營銷組合方法。 4Ps的提出奠定了管理營銷的基礎理論框架。 在社會經濟形態的供給經濟階段后期和質量經濟階段,4P組合受到了企業界的推崇,成為企業進行市場營銷活動的主要手段,影響巨大,曾經被奉為經典的營銷策略模式。4P營銷組合也曾經影響了醫療服務業,特別是在民營醫院。 隨著社會形態的改變,目前,不少的專家指出,4P更多地考慮著的企業自身,是一種從企業自身的角度出發,即“由內而外”的思維方式,在現在的價值驅動時代,企業應該更多地考慮客戶的需求和價值觀,轉為“由外而內”的思維方式,更應當轉為以追求客戶滿意為目標,甚至轉為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思維模式。 |
||||
|